The Robots
许多不断分裂的圆润细胞,跳跃的符号,彩⾊的胶囊以及甜的软糖,它们悬浮在现实空间⾥,互相交叠吞噬,那些似曾相识的彩⾊“物质”看起来像电脑合成的⼀样精致⽽准确,但⼜充满笨重感,体量感和温度。这是我第⼀次在图⽚中看到紫旭作品的感受,最初我以为那些作品都是雕塑。但当我看到现实中的作品才意识到这是他与机械流程合作对⼈类视觉进⾏的欺骗,这些看起来像是⽴体的物质都是平⾯的⼆维空间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并⾮⽴体物,我仍然不愿意⽤图像来称呼它们,我认为这些带有欺骗性的“⽴体符号”是⽇常⽣活中放⼤的BUG,BUG的意思有很多种,它的原意是臭⾍,也指系统中的漏洞和错误,甚⾄还有窃听器的意思;我注意到艺术家的社交⽹站上发布的⽣活图⽚:⼀⽚平滑整⻬颜⾊均衡的砖头路⾯上,有⼀个突⺎的荧光粉⾊的圆圈涂鸦,它突⺎到看起来像是⽴在路⾯中间⼀样,打破了⽇常的透视关系,这种感觉其实在⽣活中很常⻅:你盯着⼀个⾮常熟悉的字,⻓时间的观看之后就慢慢变得不认识它了。这在⼼理学现象中称为「语意饱和」「Semantic Satiation」。
这些作品在图⽚⾥看起来似乎没有⼈⼯制作的痕迹,它们的外形⼯整光滑,颜⾊过渡近乎完美且怪异。但近距离看到作品之后,作品传达出的温度让我确信这些看起来像是AI⽣成的物质是由重复的⼈⼒完成的,因为机械可以做到精确,但那种精确没有温度,只有数据的准确。但紫旭⽤⼿⼯劳作让机械流程变得有温度。我始终相信,⼈类徒⼿劳作和机械化程序之间的对抗是现代社会的常态。为了印证这个猜想,我去观摩了他的⼯作流程。
我看到在这场对抗中,最有意思的是⼈机身份的转换,紫旭的⼯作现场其实就是⼈类最原始的⼯作模式,磨⾖腐⼀样的程序,⽤符合某种标准的⼒度来重复劳作,他在这个过程中努⼒把⾃⼰变成⼀台“机器”,⽬的是制作带有肌理的不平滑的表⾯。⽽为他⼯作的机器则转化成了⼈,需要⾯对⾮正规程序的操作,也就是说,机械是在某种错误的基础上进⾏准确操作,例如:打印⼯作需要在并不平滑的表⾯来完成,这个过程中充满了随机性和误差,误差⾸先来源于⼈类的有限性,我们⽆法做到绝对精准,但是⼈类善于妥协,所以某些错误是可以被随机修正的。但是机械的准确是绝对的,因为机械化的标准来⾃于被设定好的数值,所以机械带来的错误往往是不可修复的,在这场⼈类与机器共存、对抗甚⾄身份交换的过程中,“误差”成为⼀个⽆法忽视的主题。双⽅都在⾃认为“准确”的结构下努⼒推进。紫旭的作品就是双⽅误差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其实是⽆法预测的。
这次的展览现场应该是紫旭对现实的BUG投射出的回旋镖,有趣的是,在观看紫旭⼯作的过程中,我的脑⼦⾥不停闪回的是德国电⼦乐队 Kraftwerk 于 1978 年发⾏的⼀⾸单曲:“The Robots”,从歌词上看,这⾸歌讨论了机器⼈作为⼈类的从属⼯⼈的⻆⾊。俄语歌词“Я твой слуга / Я твой работник”(Ya tvoy sluga / Ya tvoy rabotnik,“我是你的仆⼈/我是你的⼯⼈”)在前奏和过场重复时都以低沉的声⾳说出来,主要歌词(“我们正在给电池充电,现在我们精⼒充沛……”)是通过声码器“唱出”的;⽽⾮真实的⼈声,在这场⼈机对抗的过程中,双⽅的身份都已经错位,很难说谁是机器谁是⼈。
WOODSTOCK YUNG
Feb 2025